乐与学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丰富而美丽。它兼具诗歌和散文的内在气质,既严谨,又充满想象的张力。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全校数学老师的教学水平,构建富有活力的教学课堂。在芳菲四月,一个烂漫的季节,我校于4月13日开展了数学公开课教研活动。由潘惠老师执教一年级《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备课
先由潘惠老师阐述她执教这节课的教学思路及教学理念。
老师们就如何上好这节课进行交流,大家畅所欲言、集思广益,进行思维地碰撞。
潘怡老师:这个教学设计教学思路清晰,教学主题图要充分利用主题的数学信息,要利用主题图引出四道算式,讲解加法和减法算式。在合作学习这一环节中,要认真做到,不要流于形式。
林英华组长:整份教学设计很全面,潘老师准备很充分,教学中要利用好主题图。但这个设计缺少活力,是否可以设计一些游戏进行游戏进行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潘家壮老师:教学设计到位,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目标、过程和方法及教学重难点的设计都很好。设计教学减法这一环节还待加强,不能一笔带过。练习的设计过于简单,要有代表性。小组合作没有体现具体的方法,在操作时要让学生体现在操作上,通过探究解决问题。
讨论结果:
1.充分利用好主题图,列出相应的加法和减法的算式。2.小组合作这一环节要落实到位,不要流于形式。3.练习方法要多样化,可以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一些游戏的练习,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上课
潘惠老师执教一年级《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潘惠老师以“数的组成”相关的练习导入,为后面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孩子们在认真观察主题图,提取有用的数学信息,提出了数学问题。
同学们列出算式30+2和2+30,潘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计数器、摆小棒、接着数及教的组成等不同的方法计算出结果;还利用一道加法算式写出两道减法算式。
你看他们认真探讨,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时的样子多可爱!
评课
潘惠老师述说她上完这节课的教学反思。
各位老师各抒己见,发表自己听完这节课的一些见解。
潘老师在《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形象思维的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采用创设情景、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整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但教师的组织语言不够流畅,不能很好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整堂课前松后紧,未能做到有效,高效。课堂上,教师可以适当的“懒”一下,老师少说一点,让学生多说一些,这样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潘惠老师整节课的语言不够亲切、儿童化,鼓励性的语言比较少,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潘老师的教态自然,能结合课本中的主题图这一生活情境,促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主动学习,引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然后组织学生通过同桌合作,摆小棒继续去接着数的方法来计算,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巩固练习中,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计算方法。
潘惠老师上的这节课,导入简洁有效,为新课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新课程教学思路清晰,充分运用教材 资源主题图,引导学生读懂题中信息,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从导入和提数学问题这两个环节中发现,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说数学信息和提问能力有待加强。对于这节计算课老师关注对学生进行算理讲解和掌握算法的指导,通过提问和结合图示,数小棒和摆计数器等形式,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和回答中理解算理,指导算法的多样化,可以看出教师是比较关注学生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的。但听完课以后感觉效果并不好,如:同桌合作数小棒没有展示和交流,学生上台摆计数器没能耐心的引导学生说一说“30+2”是怎样摆的。我觉得这节课教学的设计安排,教学过程还是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如果能进一步加强对低年级的数学教学的引导和加强生计算方法的训练,以及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的培养,那么这节课的效果会更好。
潘惠老师,这节课教学思路清晰、明确,围绕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教学新课、巩固练习四个环节进行教学,整个环节主次分明。在复习这一环节,设计了“数的组成”,为后面学习新课内容做好铺垫;在探索新知这一环节,老师设计学生熟悉的情境,先让学生提取信息,提出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层次清晰。在课堂上,老师提倡主动探索、交流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表达能力等,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体现。课堂中也体现了算法多样化,在算法中理解算理,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不足之处:课程上没有体现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小棒或摆珠子没有用好;学生复述情境图信息,老师未能及时把握机会,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老师提问的问题不够简洁明了,学生未能理解老师意图,达不到老师所要的效果;单纯的讲解算理,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并掌握,如能借助拨珠子或摆小棒进行辅助,效果可能会更好。
老师们的评价
公开课是学校教学研究的重要环节,是授课老师展现自己教学思想和教学能力的舞台,更是教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良机。每堂公开课,我们都在不断地学习、琢磨,不断的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从而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深耕课堂,让我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创技术 琼ICP备19003989号-1 文昌市罗豆农场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