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教学观念
促进高效课堂
文昌市罗豆农场中心小学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数学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校小学数学组在2022年11月进行了由林英华老师执教的公开课展示活动。主要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自我反思、教学研讨等互动的教研方式,促使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目的是为了提高我们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备课
林英华老师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设想。
全体数学老师认真分析教材和林英华老师的教学设计,大家积极探讨、各抒己见,对该教学设计提出宝贵意见。
集体备课过程中,各老师的观点:
1.教学设计非常好,能根据低年级的学生年龄特点进行设计,设计思路清晰、过程合理。如果能增加一些顺口溜,就更加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方便学生掌握计算的方法。
2.复习导入环节要多出一些数的组成练习,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3.教学设计不够详细,教学导入语言生硬,教学语言的设计要尽量的儿童化。要设计详细的教案,特别是要设计提问语言,有效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学习数学。
4.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多体现以学生的学为主的教学,多让学生说算理和算法,通过各种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凑十法”的计算模型。
通过集体备课,大家一致认为数学教学要围绕学生的学为主的数学课堂,避免教学满堂灌和以教师从头讲到尾的方式,对于低年级数学教学,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组织学生动手操作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中掌握数学知识。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教学设计中要充分体现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
上课
复习导入:
(1)齐读“凑十歌”。
(2)10加几计算游戏。
(3)学校运动会情境导入。
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学生通过观察情境图提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出“箱子里有9盒牛奶,外面有4盒,一共有多少盒”的9加几进位加法。
(2)多种算法交流。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语说出自己的算法,用数一数的方法算出“9十4=13”。
(3)学习凑十法。小组合作动手摆小棒,用移一移把9加几转化成10加几的计算。通过直观教具摆一摆,使计算教学更加形象,符合低年级学生认知水平。
教师巡视指导摆小棒的方法,了解学生动手操作学习能力。
学生上台摆小棒,说一说摆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课件展示9+4的凑十法过程,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通过摆小棒、认真观察、多说算理算法,初步感知凑十法。
对比数一数和凑十法,感知凑十法的简便。
总结凑十法的方法,建立计算模型。
课堂巩固练习
评课
潘怡老师点评:
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和10加几的口算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又是以后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老师按照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创设学生熟悉的教学情境,设计富有童趣的教学活动,鼓励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积极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
复习导入环节老师给学生安排了一组10加几的口算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从直观上了解凑十法的算理,并通过叙述计算过程内化为计算方法,掌握凑十法的计算方法,体验凑十法的思维过程。重视创设问题情境,新课程提倡数学要密切联系生活,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林老师的这节课组织学生通过观察运动会情境图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用多种方法计算出9加几的计算,这样的编排不减激发了学习兴趣,又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看图获得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和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潘惠老师点评:
听了林老师这节课,我觉得林老师上的比较好:
1.思路清晰,教学语言简练,体现出了以学生为主的数学教学课堂。
2.教师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备课周到,细心,课件准备得好,直观形象,充分利用课件展示,让学生直观明确了凑十法的过程。
3.9加几的进位加法,学生想到的方法有几种,教师对凑十法的讲解更加仔细,通过找一找、说一说、摆一摆、数一数、算一算等,重点渗透了算理的理解,学生学的认真,教学效果很好。
符巧妙老师点评:
林老师教学的9加几的这一课,教学思路清晰,态度自然大方,能结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运用口令性的语言组织调动了课堂教学。在教学9加几时,老师用课件展示运动会的场景图,通过学生观察,让学生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列式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在教学9+4时老师让学生通过摆小棒,同桌合作交流,让学生在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的活动中理解凑十法的算理,掌握算法,很成功的把9加几转换成10加几来计算。
不足之处,学生发言时声音太小,后面的学生都听不清楚,要提醒学生发言的声音要响亮些,学生课堂学习气氛不够活跃,说算理和算法的学生比较少,老师没能关注到全体学生。
陈明山老师点评:
听的林华老师,这节九9加几的课,觉得林老师的教学思路清晰,教态自然重难点突出。通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符合低年级的年龄特点,教学新知识的过程,李老师开放了自己的思想和学生的思维,通过多种算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手段,让学生掌握凑十法。不足处之处是由于同步课堂原因,课堂比较吵,学生回答声音小,动手操作摆小棒过程当中对部分学生关注不到位,有部分学生在拿小棒乱玩乱摆,操作没达到预设的效果。
黄爱梅老师点评:
这节课教学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林老师根据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了运动会的教学场景。把计算融入实践的问题解决中,让计算课变得有趣,激发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在新课授课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和直观形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9+4时同桌合作摆小揍,同时鼓励引导学生多种算法,如9+4,可以数一数,也可以用教具摆一摆,通过操作和观察课件,使学生明白可以先用9+1=10,再10+3=13的凑十法来进行计算,在计算中发现规律,充分感知和理解凑十法的计算过程和方便。总之,这节课通过组织学生观察,讨论和操作,充分体现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老师们的听课记录和评课记录
通本次的教研活动,使老师们更进一步的认识到了想要上好一节课,首先要备好一节课,数学课的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教学情境,组织适合学生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当中,一定要改掉教师满堂灌、满堂练的旧做法。想要提高学生的及格率和降低低分率,课堂上要关注全体学生,特别是自主发展有困难的学生,教师不要只顾自己怎么讲,还要多关注学生怎么学,学生课堂表现。组织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细心聆听,动手操作,主动思考,积极回答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创技术 琼ICP备19003989号-1 文昌市罗豆农场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