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习作之路 钻研教学之法——文昌市罗豆农场中心小学作文教学公开课活动
新闻来源:本站 时间:2024-05-27  打印本页

百舸争流千帆竞,借海扬帆奋者先。为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探索高效课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进学校教师队伍建设,2024年5月,我校语文教师在同步教室开展了作文公开课教研活动。

集体备课

5月13日,语文教师在同步教室进行集体备课,本节课主题为《他______了》,这是五年级下册第四三单元的习作。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学习如何通过观察人物的外在表现来反映其内心活动,并通过写作练习来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首先,由林艳青教导阐述本节作文研讨课的教学设计思路:

板块一:解读题目,走进语境,梳理方法。

(一)游戏解题

(二)揭示方法

1. 针对人物特征写。

2. 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可以将人物内心想法直观化。

板块二:梳理课文“从多个角度写一个人”的表达方法,互动练习。

(一)梳理教材给出的支架

1. 他的面部表情是怎样的?眼神与平时一样吗?

2. 他有哪些不寻常的举动?

3. 他说了那些话?说话时的语气是怎样的?

(二)同桌交流生活中的例子“谁________了”。

板块三:写作与评价。

板块四:小结本节课的收获,回到原文,讲述描写的重要性。

接着,其他老师对林艳青教导的教学设计进行研讨交流,各抒己见。

李燕玲老师:游戏导入可以运用一些表情包来让学生说一说,从人物的表情、动作来揣测人物的内心。

周曼老师:可以运用动态的视频让学生观察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体会人物的内心,这样直观形象些。

吴秀芳老师:教师出示一些表现人物内心的词语,让学生说说自己曾经历的类似事例及内心感受。

阮青妹老师:明确题目所需要补充的词语必须是表示心情的词语。

课堂风采展示

5月20日,林艳青教导在同步教室执教五下习作课《他_____了》。

教师通过展示一系列图片,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人物及其当时的表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师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例子,展示了如何列写作提纲,并指导学生如何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如何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神态来反映其内心活动。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了本单元的一些课文片段,分析了作者是如何通过描写人物的外在表现来反映其内心的,为学生提供了写作方法的借鉴。

同学们自主完成习作,并展示交流。

集体评课

5月21日,我校语文教师就林艳青教导执教的习作课《他_____了》进行研讨交流。

本课教学亮点:

1. 教学过程比较清晰。

2. 教学环节环环相扣。

3. 围绕教学目标层层落实。

4. 重视口头作文的训练,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说出自己的观察所得。

此次语文组教研活动加强了语文科组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研讨,达到了教研活动目的和效果。教师们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写作过程的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力,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时,老师们也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过程,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创技术 琼ICP备19003989号-1 文昌市罗豆农场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