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 安全每一刻——文昌市罗豆农场中心小学2024年秋季开学第一课
新闻来源:本站 时间:2024-08-28  打印本页
新学期 新起点 新征程

每一次的开学都是新的起点

每一次的开学都意味着成长

让我们怀揣着爱、期待与努力

上好“开学第一课”

在新学期与最好的自己相遇!

新学期安全教育
交通安全

在出行的任何时候,交通安全一直是重中之重,孩子生长发育阶段都是活泼好动的,在路上奔跑、嬉闹,是孩子释放天性的结果,但是交通隐患也随之而来!

远离车辆盲区

1.车辆盲区大致可以分为车内“固定”视线盲区和车外“移动”视线盲区,车内“固定”视线盲区包括车头盲区、A柱遮挡形成的盲区、车尾盲区等。

2.当在盲区内蹲下停留、玩耍时,司机在驾驶室内无法看到,很容易发生碰撞事故。

3.同学们要警惕盲区带来的伤害,不在停驶的车辆周围玩耍,要和车辆保持安全距离。

学会正确过马路

1.行人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时靠路右边行走,不和机动车抢道。

2.过马路时,严格按信号灯指示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或从相对安全的过街设施(过街天桥、地下通道等)通过。

3.行走时集中注意力,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或追车、扒车,远离“鬼探头”伤害。

4.不翻越、不倚靠护栏或隔离墩,不在机动车内逗留。

5.不随意进入高速路、高架道路或行车隧道。

6.不在车前跑,不在车后逗留,不在车边站,不在停车场嬉戏打闹,远离汽车盲区的致命伤害。

未满年龄不能骑车上路

许多孩子假期中会和小伙伴相约玩耍,有些孩子则趁着家长不注意,偷骑家里的电动车或者摩托车出去。而出于刺激、攀比的心理,孩子骑行时常常速度快、超员载人、炫技、不遵守通行规则,很容易导致事故发生!

请同学们牢记:

未满12周岁的孩子禁止骑自行车,未满16周岁的孩子禁止骑电动自行车!禁止未满十八岁且未取得摩托车驾驶证的学生驾驶摩托车。

乘车系安全带、用安全座椅

1.安全带=生命带。法律规定,机动车行驶时,驾驶人、乘坐人应当按规定使用安全带。

2.不坐超载、超员、无载客许可证的车辆。

3.乘车时,前排后排都要全程系好安全带。

12周岁以下儿童建议坐儿童安全座椅。

4.乘坐轿车出行时,大人勿抱着孩子坐车。建议未成年人坐后排座位,不坐副驾驶位。

5.乘车时,不把头、手、胳膊、脚等伸出窗外,不向车窗外乱扔垃圾。

6.乘车时,不在车上吃东西,尤其是高速行车时。

7.乘车时,勿干扰驾驶员。

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重于泰山,想要自己健康成长,就需要了解科学的食品安全知识,增强食品安全意识,铸好安全防线。

不要不吃早餐

有些同学喜欢睡懒觉,周末在家不愿意早起,有的时候会把早餐和中餐合成一顿一起吃,这样的饮食习惯是错误的。同学们要制定好作息时间,早睡早起,吃一顿营养的早餐,激发一天的活力、

不要过多食用冷饮

有些同学在夏天喜欢吃冰淇淋等生冷食物,这实际上对自身的生长发育极其不利,还容易腹泻和伤害牙齿。同学们要请家长监督自己,限制好冷饮的摄入量,不能多吃。

不要贪吃甜品

很多同学对甜品情有独钟,如果不加以限制,摄入过量很容易造成肥胖、龋齿。同学们一定要注意:棒冰、太妃糖、碳酸汽水等少吃。

不要吃“垃圾食品”

很多零食对孩子的身体是无益的,如薯片、蛋糕、碳酸汽水、油炸饼等。可以让家长在冰箱中放些水果、新鲜蔬菜、酸奶等供自己解馋,但也不能代替正餐。

不要吃得过咸

儿童每天摄入3克盐已经足够,千万不可补盐过多。因为摄入过量的盐,会增加心脏负担。咸肉、罐装肉制品、各种薯片、薯条等食品,含盐非常高,尽量避免食用。

不要只吃水果餐

水果营养丰富,但是也不能作为孩子的正餐。人体的多种营养需求,不是单靠吃水果就能够满足的。而且长期大量摄入水果糖分,还会养出“小胖墩”。

预防学生欺凌

近年来,学生欺凌事件时常发生。欺凌,对孩子而言伤害是巨大的,严重阻碍其健康成长。对于被欺凌者而言,不仅会造成身体上的伤害,还会带来难以治愈的心理、精神创伤,影响其日常生活。那么,如何防范学生欺凌?孩子们该如何正确保护自己?下面,一起来了解“防范学生欺凌”相关知识!

遇到下列情况你可能遭受了欺凌

1.打:受到殴打、被别人用肢体暴力恶意攻击

2.骂:被恶意取笑、嘲弄、侮辱、讥讽、贬低

3.毁:被故意损坏书本、衣服等个人物品或财物

4.传:在网上被恶意传播谣言、诋毁、人身攻击

5.吓:被恐吓、威胁、逼迫,被故意无视、被联合起来排挤

如何预防欺凌

预防“学生欺凌”,应做到“三不”,即:

1.不做受害者

2.不做欺凌者

3.不做附和者或冷眼旁观者

避免成为欺凌者的目标

1.不携带较多的钱和手机等贵重物品,不公开显露自己的财物。

2.前往厕所、楼道拐角或者学校附近巷子等学生欺凌多发地时尽量结伴而行。

3.与同学友好相处,宽容、理性、平和解决矛盾,不采用过激方式。

4.提升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平时加强身体素质训练,以便在危险的时刻进行自保。

拒绝成为欺凌者

故意殴打他人、暴力侮辱他人、暴力索取他人财物、故意非法伤害他人的行为有可能构成我国刑法中的寻衅滋事罪、强制侮辱罪、抢劫罪、故意伤害罪等。

拒绝成为附和者或冷眼旁观者

1.拒绝煽风点火,拒绝成为欺凌者的“帮凶”。

2.拒绝当事不关己的旁观者,适当对被欺凌者表达同情和关心。

3.在能力范围内施以援手,帮助被欺凌者。

4.及时向老师、家长报告,甚至报警。

遭受欺凌时,应如何应对

1.机智选择应对方式

如果与对方能力相当,要明确冷静告诉对方停止欺凌行为。一味忍让或者紧张不安,只会助长欺凌者嚣张气焰。如果对方人多,实力悬殊,要看准时机,迅速离开;跑不掉时可以拖延时间再求助,生命安全第一。

2.及时求助

欺凌具有反复性、长期性的特点,不及时处理很有可能导致更持久、更严重的欺凌。因此,第一次被欺凌后一定要及时向老师、家长求助,不管遭遇了怎样的恐吓,不要自己承受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

3.不要责备自己

被欺凌不是你的过错。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树立信心,多交一些好朋友。

预防溺水

暑假是青少年儿童,溺水事故高发期,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约有5.7万人死于溺水,其中少年儿童溺水死亡人数,占总溺水死亡人数的56.04%。为了预防溺水状况发生,请同学们认真学习以下防溺水安全常识。

牢记防溺水措施

六不准

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

4.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5.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6.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两会

1.发生险情时会相互提醒、劝阻并报告。

2.会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

万一溺水如何自救

1.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

2.放松全身,让身体漂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

3.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

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如周围无人,可深呼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脚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哪些地方容易发生溺水

一般发生溺水的地点通常在:游泳池、水库、水坑、池塘、河流、溪边、海边等场所。每年夏天都有游泳溺水身亡事故发生。在溺水者当中,有的是不会游泳的人,也有的是一些会游泳、水性好的人,

切勿以为自己会游泳,在水中就很安全。

野外水域为什么危险

1.野外水域的未知因素多,游泳者往往对所在水域情况并不了解,有些水域看似平静,但水下经常会有漩涡、暗流,容易发生意外。

2.野外人员稀少,一旦出现体力不支等意外情况,很难在第一时间被施救。

3.野外水质污染也比较多,游泳难免会喝水,对身体难免有害处,有过敏体质的人也不适宜到这样的水域游泳。

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志

心理健康又称心理卫生,心理健康是以促进人们心理调节、发展更大的效能为目标,使人们在环境中健康生活,保持并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更有效地为社会和人类作出贡献。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表现

1.狭隘:斤斤计较,心胸太狭窄,不能容人也不理解别人,对小事也耿耿于怀,爱钻牛角尖。

2.嫉妒:当别人比自己好时,表现出不自然、不舒服甚至怀有敌意,更有甚者竟用打击、中伤手段来发泄内心的嫉妒。

3.敏感:即神经过敏,多疑,常常把别人无意中的话、不相干的动作当作对自己的轻视或嘲笑,为此而喜怒无常,情绪变化很大。

4.失落:小学生抱有许多的幻想,希望将其变为现实,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追求,当这种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就产生了失败感。

5.自卑:对自己缺乏信心,以为在各方面都不如别人,无论是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总把自己看得比别人低一等,这种自卑严重影响了自己的情绪。

6.叛逆:小学生正处于成长过渡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大人的监护。同时,为了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对任何事情持批判的态度。

家长可以怎么做?

1.保持和谐的夫妻关系,良好的夫妻关系,会让孩子更好地学习父母的优点,感受到稳定和安全的家庭氛围,提高他们面对问题的信心。

2.倾听孩子说话,家庭应该是孩子说心里话的地方,家长常跟孩子聊天,把说话的机会多留给孩子,让孩子敞开心扉,尽情表达自己,不做过多评判。

3.宽容与约束都重要家长应平等地对待孩子,在宽容孩子的同时要给孩子必要的约束。过分宽容则陷于溺爱,过分严格则破坏亲子关系。

4.鼓励夸奖有方法青少年的自尊心,往往都很强,如果父母只因为孩子获得好成绩而夸奖孩子,会让孩子觉得取得好成绩才是好孩子,而好成绩往往不是完全可以由孩子的努力来控制的,

学生自己可以怎么做?

1.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会交往,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小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

2.学习一些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小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几种常用方法,如:

(1)学会放松。可以通过想象、转移注意力、调整呼吸、体育活动、听音乐、唱歌、阅读、睡觉等方法调节放松。

(2)与人谈心。在学校可以找老师、同学谈心;在家里可以找长辈、亲友谈心;在社会上也有谈心的对象,如心理咨询师等。

(3)写日记或周记。小学生可以学习用笔与自己谈心,把心灵的轨迹用文字描绘下来,对心理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3.善于求助,寻找支持寻求帮助是每个人所应具有的积极态度,面对压力、困惑,要寻找心理支持,以获得良好的帮助和指导。求得帮助的过程,也就是一个自助的过程,我们所获得的不仅是这一次的办法,而是自己的更多体会。

时光恰好,初秋相见。

同学们,

我们即将在美丽的校园重逢。

期待着与你们

携手同行、再启征程!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创技术 琼ICP备19003989号-1 文昌市罗豆农场中心小学